近日,住建部发布《城市管理执法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自即日起至9月18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中明确,城市管理执法的行政处罚权范围包括:交通管理方面在城市道路上违法停放机动车辆的行政处罚权;工商管理方面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的行政处罚权。《办法》一出,立即引起广大车主和网友们的热议,对于道路违法停车拟纳入城管执法范围的意见,六成以上网友表示反对。

城管劣迹斑斑遭市民质疑

说起中国的城管,城管们抡起木棍打人、提着大刀赶人的形象可谓是深入民心。近年来城管暴力执法事件频发,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的画面,还有网友用城管暴力事件改编的《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流传坊间,更有网友在天涯论坛上给全国各地城管的暴力知名度和影响力做了个排名:一个月发生四次打人行为的郑州城管排行,围殴手机店主的吉林前郭城管排行第二,围殴游客的三亚城管也获得了第三名,还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昆明等城市的城管都榜上有名。

交警贴条处罚,在老百姓心中还是比较认可的,毕竟长时间以来有法可依,而且交警执法文明。但相对于如此劣迹斑斑的城管,至少六成以上的网友表示反对城管有权违法停车贴条。网友们纷纷表示,担心城管拿着鸡毛当令箭,实行暴力执法,但是简单粗暴的方法无法解决现今的停车难题。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担心城管和交警部门双重夹击,一个只罚钱另一个罚钱又罚分,公众该如何应对?

城管贴条执法西安早已先行

在住建部的《办法》还在征集网友意见的同时,西安早就已经开始城管贴条交警处罚试点工作。据了解,从8月份起,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在西安市新的道沿上实行违法停车查处工作,新规执行后,在执法环节上要求:一是至少两名在编执法队员一起执法;二是用新的《违法停车告知单》。城管执法部门采集的道沿上违法停车信息将纳入公安交管信息系统处理。由于大多数车主对新的处罚办法还不清楚,执法部门表示在上午8时至晚7时以外查处会适当放宽。对于车主们担心的城管部门和交警部门的重复处罚问题,相关人士表示新规将按照“谁先发现、谁先处理”的原则执行,即使产生了重复贴条,因最后违法信息都归到交警的信息平台,最后只处罚一次。新规执行后,人行道上的违法停车行为也会和道沿下的交通违法行为一样,会因为违法信息未处理导致车辆而无法进行年审。
专家建议城管执法范围应该更加明确
对于《办法》提出城管对在城市道路上违法停放的机动车辆有行政处罚权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表示:“也就是城管可以直接贴条了”,她认为交管部门的一部分权限划归过来,相当于综合权限,但不同领域的划分可能会引发新的权限交叉,建议城管执法范围应更明确,注意权限切割,划分权限应进一步研究其科学性。她还表示,此次的征求意见稿是一个部门规章,因为层级所限,所以对很多的事项是无法进行规定的,“城管执法会涉及多个部门,用一个部门的部门规章进行规定,从立法层级上没有办法解决和多部门合作的问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明安则表示,鉴于此前的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相关部门曾数次将责任推诿至协管人员等临时工身上,而此次《办法》中明确,协管人员从事执法辅助性事务产生的法律后果,由本级城市管理执法主管部门承担。这意味着,日后“临时工已开除”无法作为相关部门的免责牌,避免临时工“越轨办事”与用人单位逃避责任的现象。此外《办法》还规定,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协管人员数量不得超过在编执法人员,并应当逐步减少。协管人员职责也被明确为,配合执法人员从事宣传教育、巡查、信息收集、违法行为劝阻等执法辅助性事务。
智能立体车库是未来解决停车难题的出路

其实,无论是城管执法还是交警开罚单,也不管是路边违停还是违法占道经营停车场,根源还是如今城市的停车位数量远远低于城市汽车的保有量,停车位的缺口大是绝大多数城市交通问题的痛点。如今各大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是寸土寸金,想要建造更多的停车位,只能在空间上找寻解决方案,传统的地面停车位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停车场建设要求,而立体车库就是解决当下停车难题最有利的武器。为了解决全国各地的停车难题,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建设立体停车场。作为立体停车行业与互联网联姻的推动者,停车网将不断关注立体停车行业的动态。